我國起重搬運機械行業從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開始建立并逐步發展壯大,已形成了各種門類的產品范圍和龐大的企業群體,服務于國民經濟各行各業。起重搬運的作用:
1、提高裝卸效率,節省人力,減少裝卸工人的勞動強度,工作條件。
2、縮短作業時間,加速車輛周轉,加快貨物的交付。
3、提高裝卸質量,貨物運輸的完整性和穩定性。特別是笨重的貨物裝卸,靠人力,一方面很難處理不完整的質量;另一方面,容易出現貨物損壞或部分負荷,甚至危及行車穩定。采用機械操作,可以避免這種情況。
4、降低處理成本。處理設備的應用,必將提高處理效率,而效率的提高會使每噸是分配給作業成本相應降低,從而降低運行成本。
我國的起重搬運主要應用于以下幾個:
1、煤炭工業
產煤量2003年16.67億噸,2004年19.56億噸,2005年21.9億噸,預計2010年達30億噸,發展綜采、煤化工、煤基液化燃料(煤炭液化)和低熱值煤矸石洗選設備。起重運輸機械制造業將提供所需的豎井提升設備、斜井下運帶式輸送機、移置式帶式輸送機、裝車機、露天礦連續開采輸送設備、用于洗選設備的各種輸送設備等。
2、電力工業
發電量2003年1.91萬億kwh,2004年2.187萬億kwh,年增長14.5%,2005年2.47萬億kwh,同比增長12.3%,20lO年預計裝機容量達6.2億kw。"十一五"期間,以大型高速環保機組為優先發展火電,建設大型煤電基地。各種電站橋式/門式起重機、料場用物料搬運裝卸設備(堆取料機、混勻料機等)、輸煤給煤棧橋內物料輸送設備、環保排灰輸送設備、水電站用閘門啟閉機械、升船機、核電站廢料處理起重機等將有較大需求。
3、石化工業
石油產量2003年1.7億噸,2004年1.75億噸,2005年1.81億噸,加上大量原油的煉油、提供化工原料以及煤制油等急需,石化工業將投資2000多億元對石油、化工裝備進行技改,增加石油化工制品乙烯、尿素、液化石油氣等產品。因此,石化工業在"十一五"期間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。起重運輸機械制造業將提供所需的自動灌裝和包裝碼垛設備、倉儲設備、廠內和車間內物料搬運裝卸設備等。
4、造船工業
2003年造船600萬噸,占世界市場10%,比上年增長46%,2004年我國船舶工業承接新船訂單為1800萬噸,比上年增長173%。我國造船的總噸位繼韓國、日本之后居世界第三位。發展的目標是在2015年成為世界一番造船大國。在"十一五"期間將對船舶制造基地擴建和進行技術改造,完善基礎設施、擴大造船能力。大跨度、高起升的造船門式起重機、大噸位門座起重機和大跨度橋式起重機等,將有較大需求。
5、交通運輸業
2004年我國鐵路新線投產1443公里,通車里程7.44萬公里,新增公路通車里程4.6萬公里,通車里程已達185萬公里,我國計劃2010年以前每年投資1400~1500億元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設。鐵路建設每年將投資1000億元。"十一五"期間,沿海港口建設上海、寧波、天津、大連、青島、深圳等集裝箱碼頭和化碼頭,需要大型集裝箱裝卸成套設備和大型散料裝卸成套設備。
6、裝備制造業
汽車工業2005年產量達到570萬輛;機械制造工業2005年工業總產值(含汽車工業)約占國度工業總產值的30%左右。行業產能的提高、特別是自身進行的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需要大量的高速、節能、低污染、智能化、柔性化、成套化的各種物料搬運裝卸設備進行裝備。
7、冶金工業及原材料工業
鋼鐵工業發展,2005年粗鋼產量達3.52萬噸、鋼材產量達3.97萬噸。"十一五"期間鋼鐵工業著力解決產能過剩、加速淘汰落后工藝、裝備和產品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,進行以節能降耗、減少環境污染的技術改造。有色金屬工業穩定增長,2005年十種有色金屬就增長了13.2%;氧化鋁產量達851萬噸、增長了21.9%。"十一五"期間,控制電解鋁產能、適度發展氧化鋁、鼓勵發展鋁深加工和新型合金材料。因此,對各種冶金起重機、廠內和車間內物料搬運裝卸設備、料場堆取料與混勻料設備、金屬露天礦連續/半連續開采輸送設備等將有較大需求。
正是以上幾個的蓬勃發展促使了我國起重搬運行業的崛起,這一點相信很多行業內的人員都是非常清楚的,而起重搬運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光明的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取,起重搬運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。
吊運機鋼絲繩的出繩方向始終在繩筒的下方。...
施工前應關注天氣預報。工人在施工前,至少提前兩天關注天氣...
使用時,如果出現超載、斜拉等錯誤的操作方式時,吊臂就會受...
各種電纜線有無破膠皮、裸露導線的情況,并及時處理;...
吊車噸數的挑選:挑選吊車噸數的標準是,盡可能讓起重吊裝凈...